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
:::

心臟內科

心臟內科為內科的次專科,隨著科技的進步,心導管技術的精進,很多心臟的問題,已可藉由小傷口及恢復迅速的心導管來處理。

本院自民國90年1月1日心導管室成立以後,心導管檢查與氣球擴張術併血管支架置放,每年約五百例,並且能24小時全年無休,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提供最即時的治療,近年內(民國102年至110年)統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到院後於90 分鐘內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並打通血管之達成率均大於75 %,大大提升病患存活率及預後,並通過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急性冠心症重度照護醫院之標準,提供相當於醫學中心水準的服務。

賴昭宏主治醫師兼任身心科主任賴昭宏我要掛號
鍾國屏兼任主治醫師鍾國屏我要掛號
張鋕鋒科主任張鋕鋒我要掛號
吳耿逸主治醫師吳耿逸我要掛號
林嘉璋主治醫師林嘉璋我要掛號

服務項目

  1. 高血壓性心臟病。
  2. 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絞痛。
  3. 瓣膜性心臟病。
  4. 心衰竭、心律不整。
  5. 心導管檢查,氣球擴張術及血管支架的置放。
  6. 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的置放。
  7. 動靜脈廔管擴張術。
  8. 暈厥。
  9. 頸動脈狹窄檢查及血管支架的置放。
  10. 周邊血管阻塞檢查及再暢通。

醫療特色

 

未來展望

  • 短期
    派訓醫師電生理訓練、超音波技術人員
    添購PCPS(經皮心肺維生裝置)銜接葉克膜使用
    添購高轉速鑽石螺旋轉研磨機治療複雜型冠心症病患
    添購心臟體外反搏儀(EECP)嘉惠心臟衰竭及慢性心絞痛病患
  • 中期
    組織心臟電生理醫療團隊(派訓護理師及技術人員)
    建立區域性心臟科交流合作計畫(三總、中榮、中國、振興)
  • 長期
    預劃於軍陣醫療大樓興建中擴增心血管中心併新型複合式手術室

 

 

 

相關訊息

一、專題介紹
心臟就像是一個緊握的拳頭位於胸腔內,中央偏左側,心臟分為左右兩部分,作用類似於抽水馬達,晝夜不停地將血液由靜脈運送入右心,再通過肺臟接收氧氣後經左心室入動脈血管內,以供應氧氣和養分成分至全身。同時,心臟自己也需要血管供血,這些血管稱為冠狀動脈,分為三支,即右冠狀動脈和左冠狀動脈的兩個分支:前降支、迴旋支。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光是2013年,就已奪走近18,000條寶貴性命,等於平均每小時有兩人因心臟疾病而死亡,其中,造成因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則為急性心肌梗塞。特別的是,在近5年的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國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09年到2013年間,40-49歲的發生率足足增加了三成,這也顯示,心臟疾病並非侷限高年齡層,已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有21歲的患者因為冠狀動脈狹窄,有心肌梗塞危險,而進行心導管手術。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由於發生嚴重粥樣斑塊增生和/或合併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

冠狀動脈疾病臨床症狀

心絞痛【感覺在胸部深處,會持續幾分鐘】

  • 接近胸口或背部的地方覺得不舒服、沉重、緊張、有壓迫感或灼熱感
  • 左手臂有沉重、麻痺、疼痛或刺痛感
  • 肩膀、頸部、喉嚨或下巴覺得不舒服
  • 疲勞、想吐、發汗、上氣不接下氣或消化不良

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

  1. 年齡及家族病史
  2. 抽煙:減少血液中的含氧量,並增加脂肪堆積。
  3. 高血壓:心臟在壓縮等量的血液,必須更費力,導致動脈負荷加重,並促成脂肪堆積。
  4. 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血液中一種脂肪性的物質,過多的膽固醇會阻塞動脈。
  5. 缺乏運動:假如您很少或幾乎不運動,您就可能是罹患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6. 肥胖:心臟把血液輸送至全身時,必須更費力。
  7. 壓力過大:處於壓力的環境下,心跳會加速,血壓也會升高。
  8. 糖尿病:會傷害血管璧,增加膽固醇的含量。

什麼是冠狀動脈造影術?
冠狀造影是將特殊的導管經大腿處股動脈或上肢橈動脈處穿刺後送至冠狀動脈,選擇性地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用冠狀動脈攝影儀紀錄顯影過程,用以判斷冠狀動脈有無病變。總括的說來,凡有可能患冠心病的病人都應做冠脈造影,以求確診治療。

 

哪些人需做冠狀動脈造影?

  1. 穩定性心絞痛:在體力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有胸部悶痛,休息幾分鐘後可以緩解者,這些病人可以利用做冠狀動脈造影,以確定病人是否為冠心病,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2. 不穩定性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在體力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有胸部悶痛,且持續悶痛,這些病人應該做冠狀動脈造影,以確定病灶位置,並進一步治療。

檢查前應如何準備?
檢查前病人應在主治醫師詳細說明後,由家屬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前夜根據醫囑用藥併充分休息,手術前的6小時開始禁食,術前要排空尿液,如有過敏史要告知醫師。

檢查中的感覺
檢查是在裝有血管攝影儀的心導管室內完成的,病人祇需躺在手術台上並適時根據醫生的囑咐調整呼吸就可以了。病人本身無痛苦感覺,檢查時,醫生會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手腕處少量局部麻醉後穿刺,並通過該處將各種導管插入直至心臟冠狀動脈進行造影或治療,檢查時出血很少,病人不會感到導管在身體內的移動。在做造影時病人有時會有胸口不適或發熱感,進行治療(擴張血管或放支架)時可能會有類似心絞痛發作的胸痛感。這些是正常的,但一有這些感覺就應立即向醫生反應。

檢查結果
病人接受心導管檢查後,發現有大於70% 病灶,經與家屬說明後在家屬同意下再進行PTCA【血管擴張術】。 所謂PTCA是指經〝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是經股動脈或饒動脈,在X光線透視下,將前端帶有球囊的導管送到冠狀動脈的病變部位,加壓充盈球囊將狹窄病變擴張,擴張後將球囊減壓取出,從而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徵狀。

何謂支架植入術?為何要植入支架?
狹窄病變由氣囊擴張後,有30%的病變會再發生狹窄。或有些病人會發生急性冠狀動脈閉塞而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所以在擴張血管完畢後,再用冠狀動脈內支架將病變處永久撐開,且支架永久存在於冠狀動脈內。所以植入支架是為了減少斑塊破撕裂後塌陷、急性閉塞,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再狹窄。

檢查後護理-腳的護理

  1. 病人經醫師拔管止血後壓5Kg砂袋送回病房且壓迫止血6小時。
  2. 注意患肢敷料,隨時觀察是否有滲血,若有濕熱感應立即查察看,另即通知醫生處理。
  3. 病人平臥休息,頭部不可抬高,患肢膝蓋不可彎曲。
  4. 密切觀察生命徵象。
  5. 檢查後如無不適,回病房後即可開始喝水,半小時後如無嘔吐現象,即可進食,如發生嘔吐現象則觀察二小時後才能喝水或進食。
  6. 鼓勵病患多喝水,以利顯影劑排出。
  7. 不可下床,請在床上使用便盆或尿壺。
  8. 依醫囑給予藥物並注意病人是否有過敏反應。
  9. 觀察病患檢查處遠端肢體血液循環是否良好。

檢查後護理-手的護理

  1.  病人經醫師拔管止血後換上彈繃送回病房且壓迫止血6小時。
  2.  注意患肢敷料,隨時觀察是否有滲血,若有濕熱感應立即查察看,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3.  病人手腕不可彎曲。
  4.  密切觀察生命徵象。
  5.  檢查後如無不適,回病房後即可開始喝水,半小時後如無嘔吐現象,即可進食,如發生嘔吐現象則觀察二小時後才能喝水或進食。
  6.  鼓勵病患多喝水,以利顯影劑排出。
  7.  病人可以下床,但應有家屬陪伴。
  8.  依醫囑給予藥物並注意病人是否有過敏反應。
  9.  觀察病患檢查手掌血液循環是否良好。

冠狀動脈血管擴張術(PTCA)之併發症

  1.  此項治療中死亡率約有1 %
  2.  此項治療中必須緊急開刀率約有1 %
  3.  其他嚴重併發症:
    冠狀動脈痙攣約有1-5 %
    冠狀動脈剝離及緊急回縮約有2-11 %,使用支架可使比率降至小於1 %
    冠狀動脈末端無血流約有0.6-12.2 %
    冠狀動脈破裂約有0.1 %

二.新型心臟節律器也可接受核磁共振儀檢查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逾6萬人裝有心臟節律器,但是礙於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無法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只好以其他侵入性檢查取代。目前,國內已經引進新一代核磁共振相容心臟節律器,植入心臟節律器患者終於可安全做MRI檢測,這也是心臟病學及放射學一大突破!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門、住診合計人數統計顯示,99年約有50萬人 因心律不整問題就醫,其中逾4000人進行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根據歐美國家統計顯示,植入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約有50%-75%的人因隨年紀增長伴隨其他疾病而被建議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以協助臨床上的進一步精確診斷。

平均約5分鐘即有1位病患有此需求,且65歲以上患者,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查的機率也隨之提升。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如果做MRI,因為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可能對心臟節律系統帶來干擾及危害,隱藏著導線發熱、無法預測的心臟刺激或與心臟節律器產生交互作用等潛在風險。

新一代心臟節律器,為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的SureScan™模式,導線設計經過嚴格測試與臨床試驗,能減少與磁性物質交互作用,讓患者無虞接受MRI檢測,同時也研發出更容易辨識新、舊式心臟節律器的設計,幫助醫療人員判別病患是否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的檢測。

賴昭宏主治醫師兼任身心科主任賴昭宏我要掛號
鍾國屏兼任主治醫師鍾國屏我要掛號
張鋕鋒科主任張鋕鋒我要掛號
吳耿逸主治醫師吳耿逸我要掛號
林嘉璋主治醫師林嘉璋我要掛號

服務項目

  1. 高血壓性心臟病。
  2. 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絞痛。
  3. 瓣膜性心臟病。
  4. 心衰竭、心律不整。
  5. 心導管檢查,氣球擴張術及血管支架的置放。
  6. 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的置放。
  7. 動靜脈廔管擴張術。
  8. 暈厥。
  9. 頸動脈狹窄檢查及血管支架的置放。
  10. 周邊血管阻塞檢查及再暢通。

醫療特色

 

未來展望

  • 短期
    派訓醫師電生理訓練、超音波技術人員
    添購PCPS(經皮心肺維生裝置)銜接葉克膜使用
    添購高轉速鑽石螺旋轉研磨機治療複雜型冠心症病患
    添購心臟體外反搏儀(EECP)嘉惠心臟衰竭及慢性心絞痛病患
  • 中期
    組織心臟電生理醫療團隊(派訓護理師及技術人員)
    建立區域性心臟科交流合作計畫(三總、中榮、中國、振興)
  • 長期
    預劃於軍陣醫療大樓興建中擴增心血管中心併新型複合式手術室

 

 

 

相關訊息

一、專題介紹
心臟就像是一個緊握的拳頭位於胸腔內,中央偏左側,心臟分為左右兩部分,作用類似於抽水馬達,晝夜不停地將血液由靜脈運送入右心,再通過肺臟接收氧氣後經左心室入動脈血管內,以供應氧氣和養分成分至全身。同時,心臟自己也需要血管供血,這些血管稱為冠狀動脈,分為三支,即右冠狀動脈和左冠狀動脈的兩個分支:前降支、迴旋支。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光是2013年,就已奪走近18,000條寶貴性命,等於平均每小時有兩人因心臟疾病而死亡,其中,造成因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則為急性心肌梗塞。特別的是,在近5年的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國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09年到2013年間,40-49歲的發生率足足增加了三成,這也顯示,心臟疾病並非侷限高年齡層,已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有21歲的患者因為冠狀動脈狹窄,有心肌梗塞危險,而進行心導管手術。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由於發生嚴重粥樣斑塊增生和/或合併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

冠狀動脈疾病臨床症狀

心絞痛【感覺在胸部深處,會持續幾分鐘】

  • 接近胸口或背部的地方覺得不舒服、沉重、緊張、有壓迫感或灼熱感
  • 左手臂有沉重、麻痺、疼痛或刺痛感
  • 肩膀、頸部、喉嚨或下巴覺得不舒服
  • 疲勞、想吐、發汗、上氣不接下氣或消化不良

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

  1. 年齡及家族病史
  2. 抽煙:減少血液中的含氧量,並增加脂肪堆積。
  3. 高血壓:心臟在壓縮等量的血液,必須更費力,導致動脈負荷加重,並促成脂肪堆積。
  4. 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血液中一種脂肪性的物質,過多的膽固醇會阻塞動脈。
  5. 缺乏運動:假如您很少或幾乎不運動,您就可能是罹患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6. 肥胖:心臟把血液輸送至全身時,必須更費力。
  7. 壓力過大:處於壓力的環境下,心跳會加速,血壓也會升高。
  8. 糖尿病:會傷害血管璧,增加膽固醇的含量。

什麼是冠狀動脈造影術?
冠狀造影是將特殊的導管經大腿處股動脈或上肢橈動脈處穿刺後送至冠狀動脈,選擇性地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用冠狀動脈攝影儀紀錄顯影過程,用以判斷冠狀動脈有無病變。總括的說來,凡有可能患冠心病的病人都應做冠脈造影,以求確診治療。

 

哪些人需做冠狀動脈造影?

  1. 穩定性心絞痛:在體力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有胸部悶痛,休息幾分鐘後可以緩解者,這些病人可以利用做冠狀動脈造影,以確定病人是否為冠心病,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2. 不穩定性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在體力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有胸部悶痛,且持續悶痛,這些病人應該做冠狀動脈造影,以確定病灶位置,並進一步治療。

檢查前應如何準備?
檢查前病人應在主治醫師詳細說明後,由家屬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前夜根據醫囑用藥併充分休息,手術前的6小時開始禁食,術前要排空尿液,如有過敏史要告知醫師。

檢查中的感覺
檢查是在裝有血管攝影儀的心導管室內完成的,病人祇需躺在手術台上並適時根據醫生的囑咐調整呼吸就可以了。病人本身無痛苦感覺,檢查時,醫生會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手腕處少量局部麻醉後穿刺,並通過該處將各種導管插入直至心臟冠狀動脈進行造影或治療,檢查時出血很少,病人不會感到導管在身體內的移動。在做造影時病人有時會有胸口不適或發熱感,進行治療(擴張血管或放支架)時可能會有類似心絞痛發作的胸痛感。這些是正常的,但一有這些感覺就應立即向醫生反應。

檢查結果
病人接受心導管檢查後,發現有大於70% 病灶,經與家屬說明後在家屬同意下再進行PTCA【血管擴張術】。 所謂PTCA是指經〝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是經股動脈或饒動脈,在X光線透視下,將前端帶有球囊的導管送到冠狀動脈的病變部位,加壓充盈球囊將狹窄病變擴張,擴張後將球囊減壓取出,從而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徵狀。

何謂支架植入術?為何要植入支架?
狹窄病變由氣囊擴張後,有30%的病變會再發生狹窄。或有些病人會發生急性冠狀動脈閉塞而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所以在擴張血管完畢後,再用冠狀動脈內支架將病變處永久撐開,且支架永久存在於冠狀動脈內。所以植入支架是為了減少斑塊破撕裂後塌陷、急性閉塞,增加手術安全性,減少再狹窄。

檢查後護理-腳的護理

  1. 病人經醫師拔管止血後壓5Kg砂袋送回病房且壓迫止血6小時。
  2. 注意患肢敷料,隨時觀察是否有滲血,若有濕熱感應立即查察看,另即通知醫生處理。
  3. 病人平臥休息,頭部不可抬高,患肢膝蓋不可彎曲。
  4. 密切觀察生命徵象。
  5. 檢查後如無不適,回病房後即可開始喝水,半小時後如無嘔吐現象,即可進食,如發生嘔吐現象則觀察二小時後才能喝水或進食。
  6. 鼓勵病患多喝水,以利顯影劑排出。
  7. 不可下床,請在床上使用便盆或尿壺。
  8. 依醫囑給予藥物並注意病人是否有過敏反應。
  9. 觀察病患檢查處遠端肢體血液循環是否良好。

檢查後護理-手的護理

  1.  病人經醫師拔管止血後換上彈繃送回病房且壓迫止血6小時。
  2.  注意患肢敷料,隨時觀察是否有滲血,若有濕熱感應立即查察看,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3.  病人手腕不可彎曲。
  4.  密切觀察生命徵象。
  5.  檢查後如無不適,回病房後即可開始喝水,半小時後如無嘔吐現象,即可進食,如發生嘔吐現象則觀察二小時後才能喝水或進食。
  6.  鼓勵病患多喝水,以利顯影劑排出。
  7.  病人可以下床,但應有家屬陪伴。
  8.  依醫囑給予藥物並注意病人是否有過敏反應。
  9.  觀察病患檢查手掌血液循環是否良好。

冠狀動脈血管擴張術(PTCA)之併發症

  1.  此項治療中死亡率約有1 %
  2.  此項治療中必須緊急開刀率約有1 %
  3.  其他嚴重併發症:
    冠狀動脈痙攣約有1-5 %
    冠狀動脈剝離及緊急回縮約有2-11 %,使用支架可使比率降至小於1 %
    冠狀動脈末端無血流約有0.6-12.2 %
    冠狀動脈破裂約有0.1 %

二.新型心臟節律器也可接受核磁共振儀檢查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逾6萬人裝有心臟節律器,但是礙於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無法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只好以其他侵入性檢查取代。目前,國內已經引進新一代核磁共振相容心臟節律器,植入心臟節律器患者終於可安全做MRI檢測,這也是心臟病學及放射學一大突破!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門、住診合計人數統計顯示,99年約有50萬人 因心律不整問題就醫,其中逾4000人進行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根據歐美國家統計顯示,植入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約有50%-75%的人因隨年紀增長伴隨其他疾病而被建議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以協助臨床上的進一步精確診斷。

平均約5分鐘即有1位病患有此需求,且65歲以上患者,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查的機率也隨之提升。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如果做MRI,因為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可能對心臟節律系統帶來干擾及危害,隱藏著導線發熱、無法預測的心臟刺激或與心臟節律器產生交互作用等潛在風險。

新一代心臟節律器,為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的SureScan™模式,導線設計經過嚴格測試與臨床試驗,能減少與磁性物質交互作用,讓患者無虞接受MRI檢測,同時也研發出更容易辨識新、舊式心臟節律器的設計,幫助醫療人員判別病患是否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的檢測。

聯絡資訊

電話:(04)2393-419 分機525350

瀏覽人次:12,468更新日期:112-05-11回前頁
瀏覽人次:12,468更新日期:112-05-11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