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專題】秋冬的中醫保養之道
公告單位:資管中心 公告日期:112年11月08日中醫科鄭名惠醫師
今天11月8日是節氣「立冬」了,每年過了中秋,氣候就會明顯轉冷 ,臺灣是一座海島 ,當氣溫下降,水蒸氣 減少,同時濕度就會減少,所以最近診間裡面,就常聽到大家說「 眼睛好乾澀」、「喉嚨很乾」、「氣溫下降一直流鼻水 ,鼻塞,噴嚏」、「皮膚很癢」、「半夜腳抽筋」、「手腳冷冰冰」、「頭會暈 一下」,還有「心臟 無力」。
其實就體現了臺灣秋冬季節的特色–「乾」和「冷」。
濕度減低,容易出現乾澀、咽乾目乾、皮膚乾燥而癢,甚至最近感冒的咳嗽也偏燥咳。此時可以用一點滋陰的食物來潤燥,最簡單的就是燉梨子、泡泡菊花茶,或煮一些白木耳百合稠稠的甜湯。
燉梨小撇步
選一個自己拳頭大(注意幼兒量),洗淨挖除梨芯,切塊或不切塊都可,放到大一點碗裡,不用放水進電鍋燉30分鐘,取出飲用湯水,咳嗽痰黏難出者更適合。
皮膚癢無疹子,摸起來有粗糙沙沙聲,或唇周下巴脫皮刺癢無紅腫,擦一些乳霜(不只是乳液),說不定就迎刃而解。
天氣驟降,素食者或年長者,常常會有與氣候協調能力不足,出現心血管強烈收縮、心跳加速(心悸,心臟無力感,頭暈)、血壓升高,或是半夜氣溫低兼吹電風扇,造成小腿抽筋。
切記,下列的也要特別注意↓↓↓
⮑外出添加衣物,避免溫差過大。
⮑運動前暖身,勿在低溫下劇烈運動。
⮑長輩寒天出門儘量等待日出後才行,而且最好使用圍巾 手套 保暖,睡前建議可以用熱水泡腳 。
鄭醫師強調~台灣夏日常熱,虛症患者難以熱補(易上火),冬天就是調補的好時機,那些冬日就出現手腳冰冷~畏寒的您,在這個適合養養陰血和陽氣的冬天,找找中醫、艾灸、補養藥、藥浴包都能給你一個溫暖的冬天。
好消息!!
年末考核多,電腦、電子產品用太久後,眼睛特別乾澀、視力模糊,中醫科全新推出養肝血、清肝熱、潤目明目的「明目養肝茶」。
▶︎畏寒手足冷的人可以放薑一起加熱更溫暖 !!
民眾如欲諮詢,請洽中醫科
♥︎中醫知識好好聽,保養眼睛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