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
:::
衛教文章

老人失智(老人痴呆)

公告單位:資管中心 公告日期:108年05月01日

本文包括:原因、誘發因素、特點、先兆、十大警訊、照顧原則(世潮出版公司提供)

一、 原因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精神科和神經科醫師努力尋找出可治療或可預防的病因,約佔了失智症的5%,例如酒精中毒、藥物中毒、外傷、感染、腫瘤、新陳代謝功能障礙或是憂鬱症等原因,這些都是可以加以改善治療的;另外的10-15%是屬於血管性失智症,只要減少中風,就可以減少這一類的失智症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約有一半以上的失智症是因為退化所引起的,病因不明。
此外,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在免疫、遺傳、病毒、毒物等方面均與老年痴呆的發病有關。某些老年痴呆為顯性遺傳,可見到染色體異常。還有研究證明老年痴呆與病毒感染有關。另外解剖發現,老年痴呆病人腦部存在大量的鋁。隨著年齡的增長,乙醯膽鹼轉移基因的改變引起其酵素的活力降低,也引起痴呆的發生。其次據調查表明,吃得過飽、神情抑鬱、獨身居住、喪偶的老年人得痴呆的機會增多。
中醫認寫,老年痴呆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臟腑功能漸衰,精氣神受損所致,正所謂「高年無記憶者,腦髓漸空」。
由此可知,老年痴呆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長,臟腑功能、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外界感染造成的一種腦部退行性病變。只要注意加強精神與體質的鍛鍊,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是可以減少患病的機會。

二、誘發老年性痴呆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1.年齡的增長。
2.免疫功能降低。
3.病毒感染。
4.過多使用鋁製品。
5.鈣離子含量過低。
6.喪偶。
7.文盲、低經濟水準。
8.缺乏體育及腦力鍛鍊。
9.情緒憂鬱。
10.獨居。

三、老年痴呆有何特點?
老年痴呆根據類型不同有其不同的特點。
1.阿滋海默氏痴呆:發病緩慢,常常無明顯的發病期,早期症狀多種多樣,以近事記憶力障礙為最常見的表現,一天前或剛剛發生的事情記不清,而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卻還能記清。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對往事也會遺忘,嚴重時出現完全性遺忘。
其次以猜疑為其最先出現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精神顯著衰退,有心胸狹隘、情緒遲鈍、愛鬧意見和易發怒、睡眠秩序顛倒的傾向。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計算能力減退,還有認知障礙即精細思考發生困難。逐漸發展到對日常生活和常識的理解、判斷也發生障礙,如褲子當衣服穿在脖子上,帽子當夜壺。此階段也可出現語言障礙,詞彙減少,言語單調,喃喃自語,或不能叫出物體名稱或完全失語。大多數患者還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的定向力發生障礙,不認家門,四處游走等。在痴呆晚期還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的情況,如口、臉部不自主動作,如吸吮、噘嘴、厭食或貪食、大小便沾滿身上等。神經系統檢查可出現腱反射亢進。晚期患者完全臥床,生活全靠別人照顧,病程維持在五?十年左右而死亡。
2.血管性痴呆:發病較迅速,病史中有反覆多次的小中風發作,多見於六十歲左右,半數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病情呈階梯樣進展,即每發作一次中風痴呆症狀加重一次,患者情緒易激動,記憶力減退,或有頭痛、頭沉、睡眠障礙、心悸、食慾不振等症狀,晚期可出現明顯痴呆、粗暴、定向力障礙。檢查時可見明顯神經系統徵候,如偏癱、肢體麻木、語言障礙等表現,以腦CT(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可檢查出腦梗塞、腦出血病灶。
3.混合性痴呆:同時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狀,有時鑑別很困難。

四、老年性痴呆有先兆嗎?
老年性痴呆呈緩慢進行性加重。有人將其病程發展比為電影的一卷膠片,即將本病的開始症狀設想為一種與正常狀況很難區別的輕症狀,直到事實上可以稱之為腦的死亡,也就是晚期精神荒廢狀態為止。許多調查表明,早期的輕度痴呆很難與老年人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區分開來,甚至很難與正常人相區分。
雖然大多數醫師認為老年性痴呆存在著某種先兆或首發症狀,但它們究竟有什麼表現目前仍無定論。
阿滋海默醫師和許多醫師認為本病的首發症狀常為嫉妒妄想,例如無端地懷疑自己家人等。還有人認為首先的症狀是特別健忘。這種健忘主要表現在近期記憶的健忘,同一內容無論向他述說幾遍,也會立即忘記,放置的東西也立即忘掉位置,而對過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則記憶較好,即所謂過去記憶保持較好。如過去曾經歷過的戰爭,參加過的某種政治運動,親人的失去等。但是,隨著疾病發展,遠期記憶也會喪失。
老年性痴呆首先的症狀不僅有上述兩種,還可能表現為老人突然對自己的身體或能力表示特別擔心,或性格發生某些改變等。但無論何種原因,都十分難與正常人相鑑別。

五、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警訊一:說話表達能力有問題
有可能會說不出一些基本簡單的單字,而且會用不適當的字來表達,造成想要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不完整。
警訊二: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
依然可以做些平日的工作,比如說打掃房間,但是可能會忘記已經掃過了,而再掃一次。
警訊三:記憶力減退
可能會經常忘記事情或是剛講完的事馬上就忘記了。
警訊四:失去原有的活力
變得非常得被動,需要有人鞭策才肯參加日常活動。
警訊五:東西擺放錯誤
經常會把東西放錯位置,例如把牙膏放在廚房。
警訊六:失去時間、空間及地點的概念
經常搞不清楚年月日,也有可能在家附近迷失,或不清楚身在何處,找不到回家的路。
警訊七:判斷力及警覺性降低
可能完全失去或忘記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例如說要照顧小孩,或是穿著不適當的衣服。
警訊八:個性改變
個性上產生非常大的改變,原本溫和者突然變成火爆脾氣。
警訊九:行為產生極大改變
短時間內情緒變化大,可能沒有理由的從平靜的心情變成傷心。
警訊十:抽象性的思考產生問題
無法處理一些較複雜的事情,例如算帳等。

六、照顧失智症者十大原則
原則一:提供熟悉的環境,家中擺設盡量不要隨意移動。
原則二:患者外出時,要讓其攜帶有家中聯絡方式的卡片。
原則三:照顧患者要有愛心及耐心。
原則四:和經驗相同的家庭交換心得。
原則五:幫助患者訂定一個固定日常作息表。
原則六:給於患者日常生活訓練及提醒其對時間的觀念。
原則七:盡量鼓勵患者發揮為退化之生活功能。
原則八:照顧患者應多吸取失智症的資訊並與醫療機構保持聯繫。
原則九:隨時注意患者的安全。
原則十:照顧患者的人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隨著年齡的增加,腦細胞可能因為傷害、疾病或是自然退化而逐漸減損,直到引起認知及行為功能的障礙,無法應付社會工作或是自身生活需要時,就是失智症的開端了。其中最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台灣六十五歲及以上之人口中,約有1.9-4.4%罹患失智症,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換句話說,也就是目前全台灣約有三至七萬人患有失智症。這樣的數字顯示,不得不讓我們去正視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瀏覽人次:104,137更新日期:108-05-01回前頁
瀏覽人次:104,137更新日期:108-05-01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