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自我警覺

一般在早晨起床時會覺得關節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後才會漸漸舒緩,而且通常是對稱性的關節出現症狀,如手腕、手肘、肩膀、膝、腳踝等的關節常有僵緊的感覺,併發關節痛的症狀時,就要留意是否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盡快就醫請專業醫生檢查診斷。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體內的免疫系統失常,開始攻擊體內的正常組織,通常是從關節組織開始侵犯,尤其是手部關節,目前台灣盛行率為0.4%有十萬人,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

為什麼會得類風濕性關節炎?

基因
環境(感染、抽菸)
其他不明因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常見徵兆

早期症狀: 典型的侵犯關節是在手腕,近端手指關節。早期的手肘侵犯會引起伸屈不良,膝關節侵犯則易引起慢性關節積液,或造成貝克氏囊腫,其中以上肢為主的多發性、對稱性發炎性關節炎較為多見。 晚期症狀: 多數關節持續腫痛、關節變形 、肌腱斷裂 、肌肉萎縮等。

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併發症

例如引起血管炎,呼吸系統的肺膜炎、肺結節、肺血管炎。神經系統之末梢神經症及心臟的變化﹕如心包炎、心肌瓣膜病變。眼睛疾病﹕如鞏膜炎、紅膜炎。另外,如貧血、骨質疏鬆、腳部潰瘍、皮膚疹及壞疸等都是可能發生的併發症。簡言之,它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哪些人得類風濕關節炎機率較高

免疫系統失常者
女性
年長者

類風濕關節炎如何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診斷,根據美國風濕病學會的建議作標準,若符合下列四個以上條件便確定診斷。 晨醒關節僵硬,而且僵硬不適的感覺超過一小時以上。
三個或以上關節區發炎,且持續六週以上。
手指關節發炎,且持續六週以上。
對稱性關節發炎,且持續六週以上。
類風濕結節。
血清類風濕因子呈陽性反應。
關節的X光有典型表現。

用DAS-28指標衡量疾病嚴重性

DAS-28指標分數所代表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活動度,分數越高代表越嚴重:
> 5.1:高度疾病活動度
3.2 ~5.1:中度疾病活動度
2.6 ~3.2:低度疾病活動度
<2.6:緩解

醫生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過去診斷與治療方式不多,且病人往往尋求另類療法,而延誤治療時機,發病後六個月內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目前因醫療科技的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有很大的突破,使用生物製劑標靶治療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病人帶來了福音,病人的預後越來越好,緩解已經是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而且最好維持持續的緩解, 我們期待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能夠在黃金關鍵期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而且治療達標,持續達標。

達標治療: 123守則

一個月回診一次
兩個治療目標:
使疾病達到緩解(or低疾病活動度) 、使生活品質最佳化
三個月後未達目標,需進一步討論是否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保健

適度運動、復健,使肌肉、骨骼強壯,並搭配藥物治療,以減少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的症狀。 溫和的有氧、伸展運動,是有助於減輕關節負擔、增進關節靈活度、滋養關節的幫助,除非關節退化嚴重。 只要是非負重、低衝擊性、不增加關節負荷的運動皆適合病患進行,如騎自行車、散步、打太極拳等。